首页 > 聚焦 > > 内容

“小人物”范伟: 我就是东北乱炖 靠的是小火慢烧 世界播报

发表时间:2023-05-18 02:03:32 来源:第一财经

在《漫长的季节》中,主人公王响无疑是撑起整部剧集气质的灵魂人物。范伟的演绎令荧屏边界消失,一个被命运戏弄的失意者,真正走进了人们的生活。

尽管《漫长的季节》展示的只是王响的人生碎片,但能够清晰看见,他是如何度过这20年幽暗困顿的日日夜夜——评为工厂先进时的意气风发,面临下岗危机的焦虑无措,失去至亲的痛苦绝望,寻求真相的顽固执拗,沉冤得雪后的平静和放下。老年王响的脸上,写着不甘和苍凉,也写着慈悲和宽忍。

从春晚舞台上的黄金配角到辽北“第一狠人”范德彪,再到今天的王响,20年100多部影视作品,范伟出演了无数可怜、可悲、可敬、可叹的小人物,经历过无数种悲欣交集的灰色人生。此前的访谈中,范伟如此回应他对小人物的青睐:“我长得像小人物,适合演小人物,也喜欢演小人物,身边也都是小人物。生活中的大人物就那么几个,而小人物性格各异,千姿百态。”


(资料图)

从与他合作过的许多导演、演员包括他自己口中,可以勾勒出一个羞涩、寡言、敏感、内向甚至有些自卑的形象。在现实生活中,范伟也是一个不爱成为焦点的人。

与范伟合作过《求求你,表扬我》的导演黄建新曾说,小人物是最难演的,因为普通人的状态不是戏剧状态。在戏剧状态中,演员可以在情节和戏剧构成的冲突中进行表演,而演好小人物,则需要生活细节的累积。在黄建新看来,范伟个性中的“敏感、细微、体味、再现”,这些人类情感中最脆弱的部分,让他能够将小人物身上的微妙感觉精准地表达出来。

范德彪的多重宇宙

经历过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巅峰时代的观众,不会对范伟陌生,他与赵本山、高秀敏曾是“铁三角”般的存在,他在《卖拐》中塑造的憨直、笨拙的人物形象,逗乐了全国人民。

在成为家喻户晓的小品演员之前,范伟是沈阳曲艺团的一名相声演员。1962年,他出生于沈阳一个普通工人家庭,16岁拜相声演员陈连仲为师,31岁在一次相声演出中被赵本山发掘,先后合作了《走毛道》《牛大叔提干》《红高粱模特队》《卖拐》等小品,自此成为赵本山的黄金搭档。2005年,在与赵本山合作最后一台小品《功夫》后,他告别了春晚舞台。

小品之外,范伟与赵本山合作过多部电视剧,贡献了《刘老根》中的药匣子、《马大帅》中的范德彪等经典角色。

今年是《马大帅》开播第19年,江湖上仍流传着“彪哥”的传说。在B站,范德彪为UP主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,甚至衍生出一门学问——彪学。范德彪标志性的动作、台词被作为“梗”打造成各种视频。一位名为“德彪的奇妙冒险”的UP主把马大帅和范德彪的故事与《英雄本色》《无间道》《纵横四海》《春光乍泄》等香港电影关联,每一期点击量都达到数十万甚至百万以上。

“辽北第一狠人”“开原市几场著名恶仗的主打人”这样虚张声势的自我介绍中,没有人不被范伟饰演的彪哥魅力所折服。《漫长的季节》导演辛爽也是《马大帅》的铁杆粉丝,在片场,他经常穿范德彪同款卫衣。在剧中,也有不少致敬《马大帅》的名场面。比如维多利亚国际娱乐广场,这是《马大帅》中范德彪当保镖的地方,甚至门童也由同一位演员出演。

心地善良,自命不凡,渴望成就一番事业,却屡战屡败,到头来终觉万事成空一场梦。曾经被范德彪逗得哈哈大笑的观众,多年以后回望,却在这个小人物身上看见了自己,“人人都是范德彪,只是程度不一样。”同样也是范德彪粉丝,赌鬼乐队主唱王梓说,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另一个维度的范德彪,“大家都是快乐地过着痛苦的生活,把悲伤留给自己”。

走出舞台

舞台内外,范伟塑造了深入人心的喜剧角色,也令自己的形象在观众心中固化。他曾不止一次提到,自己倾向于出演相对复杂一些的角色,无论好人坏人,“如果有条件,喜剧人物里有一点悲剧底色,悲剧人物也掺杂点幽默元素”。

在一路追随范伟的观众看来,范伟不仅是优秀的小品演员,更是一名出色的悲剧演员,他能演好严肃题材的影视剧。尽管范伟的形象一度与东北喜剧深度绑定,但他还是努力蹚出一条新路,让观众重新认识自己。

2004年之后,范伟开始主动拓展戏路,投身于电影事业。刚开始转型时,导演们会担心他身上太过强烈的喜剧标签会让观众跳戏。不过,范伟很快凭借自己的表演迈过了这道坎。

从出演《看车人的七月》开始,此后多年,范伟主演的影片绝大多数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小成本文艺片。他在《芳香之旅》中塑造了一个忠厚老实的公交车司机老崔,一辈子以劳模的身份要求自己。虽然这部电影在商业上并不成功,当年只卖出100万元票房,但范伟借此收获了开罗电影节特别表演奖。

2008年,在导演张猛的东北三部曲第一部《耳朵大有福》中,范伟出演一名退休的火车修理工王抗美。王抗美是那个时代东北县城里最常见的中年男人,善良、软弱、能吃苦、爱面子。中年失业的王抗美落入上有老下有小、妻子卧病在床需要照顾的境地,范伟通过细腻的表演,诠释出一个生活窘迫却仍要维持体面的小人物形象。比如王抗美在小卖部点一份面,一边指着自己的饭盒说里面什么都有,一边把一根鱼刺捞出来翻来覆去嗦两遍,不错过一丝鱼肉。

从《求求你,表扬我》里的杨红旗到《看车人的七月》里的杜红军,再到《耳朵大有福》里的王抗美,范伟饰演的小人物形色各异,却往往以一种相似的边缘化性格艰难生存着。

范伟质朴、憨厚的形象让他在塑造小人物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,他并不起眼的外形,使得他与各种普通人形象高度适配,他擅长观察生活,通过调动表情的塑造,强化小人物的性格特质,更重要的是,能够感受到他作为演员,对自己所诠释人物生存境遇的共情和悲悯。

这些小人物善良却软弱,自尊却无奈,深情而无力的处境,也感染了作为普通人的观众。范伟说:“我是特别愿意演《耳朵大有福》《看车人的七月》这样的电影的,我特别愿意演。哪怕我们条件艰苦点,什么方面条件都不谈,只要有这样的人物,我觉得我就爱演。”

范伟从不认为自己是天赋型演员。他曾如此形容,如果说一夜成名的演员是“爆炒鸡丁”,那他就是“东北乱炖”,靠的是小火慢烧:“我不是表演天才,我最知道我自己。什么是天才,就是不费什么劲,又把它做得很漂亮,可我是费挺大的劲,最后做得只是差不多,我在每个人物身上倾注的心血很大,我属于一根筋的人。”即便是演喜剧,也是往认真上演,在他看来,认真到极致,就是一种幽默,就是喜剧,就像《卖拐》中的厨子:“那人物多认真啊,正因为他太认真了,认真到了另外一个极端,他就好笑了。”

小人物之歌

60岁的范伟,近年来开始频繁触网。今年,由他主演的《立功·东北往事》《漫长的季节》两部东北题材的网剧接连上线。在早期的采访中,范伟就表达过想再度出演东北题材影视剧的愿望,他对东北的辉煌和衰落太熟悉了。从小在沈吉铁路旁长大,他对火车头的构造、火车司机的工作印象深刻,这也是他被《漫长的季节》打动的原因之一。

过去在毛纺织厂工作的父亲,正是在工厂倒闭潮中丢了铁饭碗。在《漫长的季节》中,范伟从王响身上看到了父亲和兄长的影子。无论是辉煌时期的骄傲和优越,还是下岗之后的艰辛和窘迫,他都是见证者。当年父辈的一腔热血、意气风发,后来面临下岗的无措,以及尊严等各方面的落差,他都能敏锐捕捉到,“小时候满胡同都是那样的男人”。相比之下,老年王响是复杂而内敛的,他得演出人物外表平淡而内心暗涌的状态。

如果没有经历人生重大变故,王响本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,他爱护下属,却常以前辈身份自居;他爱集体,却呵斥翻垃圾的退休职工;他爱妻子,却难以谈得上尊重;他爱孩子,却要掌控他的自由。范伟说,王响是他遇到过最复杂、最坎坷、经历过最多变故的一个角色。在他看来,王响就是那个时代典型的东北父亲。他有荣誉感,再多半步就是虚荣心,他的偏执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。但与此同时,王响也是一个本质善良、有情有义的好人。

中年时经历家破人亡,老年时表面和气,内心深埋着不甘。范伟在许多场景中贡献了深入人心的表演,比如面对儿子溺亡的事实,他先是难以置信,惯性地使用父亲的威严命令死去的儿子起来,而后又变成苦苦哀求,到最后绝望地喊出“阳儿”,肝肠寸断。再如出租车上对巧云的告白,又将一个男人对过去无法释怀,想成全爱人却又不甘对方离开的复杂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自此,范德彪的多重宇宙,又多了一个闪耀着人性光泽的人物。不难想象,如果没有范伟,荧屏上可能会少许多有血有肉的平凡人物。这些小人物,通过他的一次次演绎,被看见,被尊重,重新确认了价值。在时代洪流中,被生活摧残之下,他们以坚忍、良知和勇气,显示出比“大人物”更高贵的灵魂,也正是这些饱含悲悯的失意者之歌,打动了作为大多数的屏幕前的我们。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南极产业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2077823号-13   联系邮箱: 317 493 128@qq.com